利用電腦輔助教學於讀寫障礙:
由於有讀寫困難的孩子在眼、腦、手的感知判斷及協調能力相比同齡人士較弱,而他們在眼睛處理、腦部接收、手部輸出資料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若要根治這問題,便應加強這方面的能力。此外,過往很多時的訓練只集中給予學童重覆練習書寫,因為只集中於手部訓練,卻忽略了學童的眼及腦的訓練,由於未能全面解決問題,結果自然不理想。因此,如要治標又治本,必須分開根治眼、腦、手處理資料的能力,方可使學童各方面能力配合。
同時有系統、循序漸進地進行多種感官教學,利用不同的互動遊戲,分別進行感知肌能及識字教學,幫助學童改善他們的讀寫困難。所以,通過電腦多媒體科技的輔助,有讀寫困難的學童可以接受既生動有趣,而又系統化的多種感官認讀訓練。
另一方面,讀寫障礙的學生透過專題學習系統進行閱讀及認字訓練,教師可以利用系統追蹤的功能配合個別學生在讀寫能力上的差異而安排不同程度的學習內容,而且學生安坐家中也可接受適當訓練和幫助。
多種感官教學
有讀寫困難的學童的眼、腦、手的協調較弱,使其在傳統教學下無法發揮蘊藏在障礙下的能力,但是透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童同時使用多媒體觸覺(耳、口、眼、腦、鼻、手、腳、身體)進行學習,使用更多渠道輔助弱項能力的改善;讓有讀寫障礙學童有系統、循序漸進地進行多種感官教學,利用不同的互動遊戲,分別進行感知肌能及識字教學,能幫助學童牢記所學的知識,繼而幫助學童改善他們的讀寫困難。
透過利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運動覺等不同感官學習,以加深記憶。例如提供視覺追蹤及視覺記憶的訓練,加強眼部運作效能,從而改善處理資料的過程和速度,有效提升學童選擇性注意力、聆聽能力、集中注意力及記憶力。又例如在視覺方面,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字體把字顯示出來,讓學生觀看、在聽覺方面,可以把字詞讀出來,播放兒歌或童謠。如能配合不同的識字遊戲,加強學童認字的能力,學習障礙者一樣可以超越障礙、發揮潛在的能力。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感官的刺激,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感知肌能訓練在孩子的基礎教育佔著重要的地位。學生對任何事物的學習,都必需首先能夠有效地透過感動能力搜集及分析資料的系統,而搜集資料的過程,就有賴於敏銳的感官活動和精確的肌能協調動作技巧的配合。因此孩子能否學習從環境中接收及分析訊息,從中攝取知識,予以記憶,並在適當的時間及場合應用所得知識,是在乎他有敏銳的感知能力,適當的選擇和反應,與記憶持久的結果。(課程發展議會2000)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並不相同,有的擅長透過視覺或聽覺或身體律動和觸覺學習;而圖象的學習,更能夠幫助孩子提昇專注力和記憶。為了加強孩子的學習能力,在多感官學習的範疇內,加入有關訓練視覺及腦部的遊戲,透過這些遊戲啟動孩子多重的感官經驗,讓孩子透過這些經驗,提高學習效能。
字詞學習: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掌握漢字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基礎,但漢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漢字的結構複雜,而歷來漢字被認為是難讀、難寫、難認和難記。因此,學習漢字必須由漢字的基本學起,利用漢字的特質,從字的形、音、義三方面加強訓練,掌握漢字構成的規律,使孩子的學習更容易。因此,在字詞的學習範疇內,於遊戲中加入漢字基本規律及結構的元素,使孩子能有趣地學習語文。
思維能力:
優良的思維能力是學習中重要的鑰匙,能幫助孩子更有信心、更有組織和能力地面對各種挑戰,追求卓越。在廿一世紀的今日,眾多的教學目標都指向一個目標:提升學生的高層次思維能力以達致學會學習,終生學習。發展高層次思維能力是當代熾熱的教育趨勢,是脫穎而出,領拔頭籌的關鍵。故此,在思維能力的範疇內,加入了不同的遊戲,如找不同、故事排列等,而透過這些遊戲和活動可以訓練孩子的思維和組織能力識,並引發孩子高層次思維、聯想、推理、綜合及創造力。
所以本計劃製作的學習系統會覆蓋「多感官教學」、「思維訓練」及「識字教學」三個範疇的學習內容。 |